量规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量规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借褚橙这突破口本来生活第2年营收6000万新日

发布时间:2020-01-15 18:50:19 阅读: 来源:量规厂家

借助“褚橙”这一突破口,本来生活第二年营收已突破6000万元。“褚橙”的荣耀,实际上反映出生鲜电商做到今天依然没有摆脱的一个“宿命”——“特色农副产品销售”这样一个角色。

实际上,本来生活也好,“褚橙”也好,喻华峰的创业经历在被解读的过程中迅速“符号化”,简言之,被抽象成了一个概念。

“符号化”的好处是便于传播,但是与现实中的本人已经渐行渐远。本文要做的,梳理喻华峰的创业故事,首先就是一个去符号化的过程,这样才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喻华峰和他的本来生活。

喻华峰的创业故事,与其说是一个媒体人创业的励志故事,倒不如说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像猎狗般寻找利润的过程。

转型:从媒体人到创始人

其实,媒体人时代的喻华峰,已经为他后来的商业路线图埋下伏笔。

1997年,就职于《南方周末》的喻华峰,受邀出任新创办的《南方都市报》总经理一职,主管广告和发行业务。

2004年,中国媒体界众所周知的那起案件爆发后,《南方都市报》出具的“喻华峰个人表现证明材料”介绍,“南方都市报97年创刊时,亏损800多万,98年亏损910万元,经过喻华峰的努力,从99年开始,南方都市报逐年盈利,创造了中国报业三年扭转亏损、上交利润的奇迹,其中99年盈利376万,2000年盈利2141万,2001年盈利2485万,2002年盈利6422万,2003年盈利16000万。南方都市报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经济成就,与喻华峰的极强的工作能力绝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”

知情人介绍,喻华峰之所以做到三年盈利,主要原因有两点。一是自办发行,节省了让利于邮政系统15%的发行费用。而正是自建发行队伍的经历,令喻华峰创业后创办微特使物流配送公司,成为本来生活的姊妹公司;二是“虎口夺食”,以地产广告为突破口从《广州日报》分食了大量广告业务。众所周知,《广州日报》是中国最赚钱的媒体,《南方都市报》创办时其广告收入已突破10亿元,喻华峰带领的团队发明“江景房”概念,吸引了众多珠江两岸地产商分一部分广告费转投南都,此后,《南方都市报》广告收入直线上升。

而《南方都市报》在广州日发行百万份的销量也为其广告营收奠定了雄厚的基础。

如此看来,喻华峰营造“概念”的能力并非自“褚橙”起。

但喻华峰事业蒸蒸日上之时,不料却迎来人生一波劫难,受案件牵连,喻华峰的媒体人轨迹发生逆转,直到2008年3月减刑出狱。之后的职务是网易副总裁。

2010年3月,喻华峰从网易副总裁位上离职时,已获得杉杉老板郑永刚1.7亿“授信”,着手自行创业。此后近2年时间,喻华峰以投资人身份拜访上百家互联网公司。最后,将目光聚焦在生鲜领域。

2012年7月,本来生活网上线。此前,专责物流配送的微特派公司已经成立。当年,主要借助“褚橙”的销售,本来生活营收达到600万元。

爆款:为何后继“无橙”?

如果将“褚橙”比作广州的地产广告的话,喻华峰成功地将自己过去复制了一遍。同样,借助“褚橙”这一突破口,本来生活第二年营收已突破6000万元。

“褚橙”是如此成功,以致本来生活再推出的“柳桃”、“潘苹果”竟黯然失色。时至今日,业内提到喻华峰时,多叹其“后继无橙”。

“褚橙”的荣耀,实际上反映出生鲜电商做到今天依然没有摆脱的一个“宿命”——“特色农副产品销售”这样一个角色。

本来生活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以开“选题会”的方式选择将要销售的产品。所谓选题,实际上就是“给我一个看这篇稿子的理由”,本来生活卖产品也要求“给我一个买这个产品的理由”,同样的橙子江南十几个省市遍地都有,顾客为什么非要在本来生活网上买?

喻华峰说:“在互联网时代,大家过于强调产品,我要加入一些内容进去,把产品内容化,把产品当做内容来卖,而不是只当成产品来卖。”

显然,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是最好的理由,就像“褚橙”。后来者与“褚橙”相比,“柳桃”、“潘苹果”只剩下名人效应,再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元素。

如果局限在“特色农副产品销售”这样一个范围,生鲜电商顾客群只能局限在高端用户和“尝鲜一族”。

价格显然是一个绕不过的坎。以各家最热卖的鸡为例:生鲜电商主打散养鸡,一只1公斤左右的散养鸡,电商价格在100元左右,而消费者到农贸市场买一只同样的散养鸡,大约只花一半的价格。

笔者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。许多人通过微信或互联网购买散养鸡,更多是过年过节送礼,确实也有自己买来吃的,但更多给孩子和老人且不常吃。“隔一段时间买一只,经常吃太贵。”在京城某报供职的陆先生说。

随着中粮、京东、一号店及众多实力不等的大鳄或投资者涌入,两年时间,生鲜电商领域已成为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。

本来生活也在2013底遭遇一系列动荡。2014年初,外界盛传郑永刚“撤资——股权变债权”;随后两名得力助手离他而去;而随着销售额的激增,顾客投诉蜂拥而来。本来生活被外界视为风雨飘摇,大有一夜之间倾覆的危险。

喻华峰深知舆论的厉害,迅速在朋友圈作出回应:

喻华峰的回应首先提到实际融资,他深知,资金链一断,本来生活自然烟消云散。实际上,早在2013年5月,喻华峰就对外透露,本来生活已吸引了包括德国宝马基金、腾讯等国内外风投的青睐。

本来便利:最后一公里?

2015年8月22日,本来便利上线,被喻华峰比喻为生鲜电商进入家庭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生鲜配送终于借助社区便利店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。

喻华峰介绍,目前的本来便利还只限于北京五环以内,初期合作便利店有300家,他说:“目前65%的订单能在半小时配送完成,若北京的便利店能铺到600家,实现每公里一家,本来便利便能全面覆盖北京。”

据称,本来便利将与全家合作,到时将迅速覆盖珠三角、长三角区域。全家是日本一家便利店集团,2004年在上海开出中国第一家便利店,目前在中国已超过1400家。

这一个动作将此前种种传闻笼罩下的阴霾一扫而光,喻华峰更宣称明年本来生活将做到10个亿——而此时其业务范围,尚没有大范围迈出北上广三个中国最繁华的都市圈。

本来便利能否成功,现在作出判断为时尚早。喻华峰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:一是自己的产品不能与便利店冲突。要么是便利店没有的,要么是高端产品,要么虽然是同类产品,但利润超过便利店同样产品的利润;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,大量铺货带来的成本压力。

生鲜电商因为要建设冷链,固定资产投入本来就大,本来便利再进一步将冷链延伸到终端,资金压力自然可想而知。难怪喻华峰扬言:“做生鲜电商未来六、七年都不会盈利。”

但毋庸置疑,本来便利的出现是一个明显的信号,表明生鲜电商开始摆脱“特色农副产品销售”这样一个局限,开始切入人们的日常生活,也摆开了与超市与农贸市场正面争夺顾客的姿态。

喻华峰的本来生活能否顺利走过这最后一公里?现在还不得而知。喻华峰本人说得很明白,生鲜电商成功率也只有5%。

就医挂号怎么取消

名医汇

名医汇